返回顶部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» 民俗文化
册亨布依族的过年习俗
  来源:   发布日期: 2024-02-05 10:36:00    文章字号:   

布依族的过年习俗很有特色,现以册亨县的布依族为例,介绍如下。 

  杀年猪 吃活血

  册亨县布依族杀年猪有个习俗,宰七不宰八,就是年猪要到腊月二十七这天宰杀,还要算有无禁忌,否则就要二十九才能杀。二十八是不能杀的,这是禁忌。为什么临近除夕才杀猪?原因大概就是大部分人家都要用猪头肉来祭宗供祖,临近除夕才杀就能保持新鲜。

  这里的布依族对猪血有着特别的偏爱。有活血,血灌肠等,吃法出乎意料甚至令外人瞠目结舌呢。

  活血即生血。杀猪时,一刀捅进去,血呼呼的往外流,就用大碗来接,碗内放盐巴,边接边搅拌,使血不凝固,要接满满的一大腕,其余的血就让它流进盆里待用。开膛破肚后,取喉管和软骨什么的洗净剁成肉末,炒熟舀在盆里,稍稍降温后,把未凝固的猪血和同等量的冷水同时倒入盆里,撒些葱花姜末等佐料,轻轻的搅拌几下,待凝固后即可食用。等客人到齐了,一人一小碗地分着吃。舀在碗里,血红葱绿姜黄,煞是好看。吃起来,血而不腥,油而不腻,软绵绵香喷喷的,如果倒上几滴酸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。吃的人虽然满嘴血红,但开心满足的样子却全部写在脸上。老人们如果吃不上活血,会唉声叹气的说:白杀了这头猪!

  这里的布依族不习惯做香肠,而喜欢做血灌肠。血灌肠是用糯米来做的,有生米和熟饭两种做法。第一种,把糯米淘净捞干,放入血盆里,加些盐巴和香料,灌入洗好的小肠,用文火慢慢地煮,熟了即可食用,此种做法吃起来有些硬,但能长时间保存,晾干后可保存到二三月间,要吃时再加热就行。第二种,把糯米煮熟,倒进血盆里,也加些盐巴和香料,搅拌均匀后灌入小肠,煮熟就可食用,此种做法既有糯米的醇香又有血的味道,并且很软和,很受老人和孩子的喜爱。

  这里的布依族非常好客,年猪杀了,就满寨子请客,尤其请因故没有年猪杀的人家,就是拉拉扯扯的也要把人请来,请不来大人抓个小孩来也准数。这样没有年猪杀的不管老的少的一个不剩地被请去,杀年猪的每家连大人带孩子都有满满的两三桌,客人边喝酒边祝贺主人家来年身体健康丰衣足食,再喂出几头更大的猪,又有卖又有杀的。主客欢欢喜喜的一醉方休。

  开财门 取灵水

  大年初一凌晨第一次打开大门叫做开财门。我们这里很讲究开财门,因为它寄托来年美好的愿望,所以马虎不得。开财门一定要等男童来开。新年初一凌晨,主人家就在家里准备一些爆竹和零钱,等待寨子里的男童来敲门,孩子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才打开大门。

  这天清早,寨子的男孩们成群结队地邀约着挨家挨户地开财门拜大年。他们每敲开一户大门,口中念念有词,说一些祝贺主人家新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之类的吉利话,如果开财门的孩子拿着两三根哪怕极小的柴火,主人更是非常高兴,送柴即送财嘛。孩子们一敲门,主人就眉开眼笑地迎上去开门,孩子们歌谣般地唱完了祝福词,主人家就分发爆竹和零钱给孩子们,孩子们接过赏钱,嘻嘻哈哈的一溜烟又跑到下一家,主人家高高兴兴目送孩子们离去后,才点燃贺喜新年的爆竹。

  大年初一清晨,取灵水则是女孩子的事了。所谓灵水,就是女孩子大年初一取回的河水或井水。因为女孩子祈求一生心灵手巧,能缝善绣,而大年初一取回的水能遂心愿,所以叫灵水。天刚麻麻亮,小女孩们就点着香,争先恐后地提着罐子拿着瓶子到小河或者水井去取水,在河边或井边插上香,口中也念念有词,祈求苍天赐给自己一双灵巧的手,能裁能缝,能画能绣。灵水取回来了,妈妈还在家里等着,女儿一进门就说一些祝贺健康长寿心灵手巧的吉利话。取回的灵水一般挂在家神上,要等过完了年才能倒掉。

  敬祖宗 摆供品

  册亨布依族敬供祖宗的方式是很讲究的,因姓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,各个氏族均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敬供方式。比如粽粑的颜色,捆粽粑的环数,糍粑的大小以及摆放家神上的形式都各有秋千。如在家神摆粑粑,有的摆粽粑,枕木一样垒得高高的;有的摆糍粑,叠成宝塔状或一个挨着一个,有的粽粑上面叠糍粑。再如肉食,有供整块猪头肉的,有供弯弯的猪肘子的,有供昂首鸣叫状的整只鸡的,也有供鱼的等等。

  各个姓氏不同的供祖方式是世代沿袭相传下来的。

  甩糠包 打毽子

  甩糠包打毽子是布依族过大年不可或缺的活动。

  糠包是在年前就缝制的,形状四四方方的像个小枕头,里面装有谷糠,四个角用花花绿绿的碎布头做飘带,既是装饰又作为抓手。因为糠包包的是谷糠,轻飘飘的,打在身上一点也不痛,所以可以直接打在对方的身上,算是给对方的祝福。玩的时候,男女青年各站一边,抓紧糠包的飘带,用力向对方甩去,对方有的躲避,有的则伸手接住,这样你来我往地抛甩着,场面嘻嘻哈哈的好不热闹。甩糠包不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,还能表情达意呢。青年男女如果互相看上了对方,就用糠包来表达,就是专打对方,甩着甩着,两人就互相邀约到山上“浪哨”(谈情说爱)。

  打毽子也是布依族青年喜欢的活动。毽子是用鸡毛来制作的,形似羽毛球,叫鸡毛毽子。玩的时候要两个人,在空地上一边一个,就像打羽毛球那样把鸡毛毽子高高地抛到半空,用手掌作球拍来回地打击着毽子,与羽毛球比赛规则正好相反,羽毛球是想方设法不让对方接住,鸡毛毽子却是齐心协力使双方都接住,以毽子长时间不落地为荣。

  “受相”宴 敬宾朋

  “受相”是册亨布依土话的译音,意思是收年,即大年祭供祖宗的仪式结束,供品可以撤出神龛享用了。

  “受相”的时间也因姓氏的不同而不同,有些初一晚上,有些初二早上或晚上,还有些要到初三甚至初四。

  “受相”时,家家户户都要请邻里来作客,共同庆祝新春佳节。请到的客人越多,主人家就越高兴。因此,每到“受相”时间,各家都很注意争抢客源,有父亲整菜儿子满寨子拉客的,有妻子围着锅灶转丈夫穿梭于村头寨尾寻找客人的,无论亲疏,也无论是否有过隔阂吵过嘴,只要遇上,一律拉来作客。主人家有小孩的,客人就准备一些角角票块块钱,进屋就递给娃娃,并说一些身体健康学习进步的祝福话。钱虽然不多,但表达的意义却也深远,博得主客的一致欢喜,感到颜面光辉。这时候请客菜肴的丰俭无所谓,注重的是酒。男人喝酒,女人也喝酒。因为喜欢喝酒,所以年前家家户户都酿造几坛甘醇的米酒,以备过年之需。等大块腊肉猪头肉鸡肉等上了桌,主客按辈分依次就座,一般长辈坐上席,晚辈坐下席。酒过三巡,那就要说“理”喝酒了。所谓说“理”,就是祝福主人家一年四季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之类的吉利话。一般由长辈先说,晚辈后说,在座的每人都必须说,无论长幼,谁说完了“理”,都必须邀全桌两杯酒,并且都要一口干,然后原地站起双手捧着酒杯绕全桌一圈,亮底示意,表示自己喝干也恭请大家喝干。客人少的,喝完了相约的酒,就猜拳行令或打牌继续喝;客人多的,还没有喝完相约的酒,就有人先醉了,等不到猜拳行令或打牌,就东倒西歪地溜走了。喝“受相”酒,无论喝得怎样醉都没有人骂你憨吃憨喝,而是说你喝的是心情,亲戚之情,朋友之情,邻里之情。

  册亨布依山寨的“受相”,从大年初一到初四初五,都在你来我往的吃吃请请中,既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,又增强了邻里的团结和睦。


【上一篇】:  布依族摔糠包的来历
【下一篇】:  布依族摔糠包的来历

主办:册亨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: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者楼街道拥军路43号

网站标识码:5223270006 黔ICP备19011386号

贵公网安备 52232702000102号